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医聊健康”。
近年来,AI开始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皮肤美容也是如此。今天,我们邀请到在皮肤抗衰与AI美肤领域有着前沿经验、重庆艺星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副院长王成露,和我们分享一下AI是如何运用于皮肤美容领域的。
主持人:王院长,你好!
王成露: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王院长,现在大家都常说“护肤要因人而异”,而近期“AI科技美肤”的概念也备受关注,很多网友好奇,这种科技是如何打破传统护肤局限,实现个性化美肤的呢?
王成露:您提到的“护肤因人而异”,其实是皮肤诊疗的核心原则,但传统模式下,我们更多依赖医生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就像给所有求美者上“集体课”,很难精准匹配每个人的皮肤问题根源。而AI科技的加入,相当于为每个人定制了一份“专属护肤与治疗课表”。它的关键优势,在于通过量化检测替代“主观判断”,用多维度数据还原皮肤真实状态,让抗衰从“凭感觉”变成“有依据”。
主持人:“专属课表”这个比喻特别直观,那具体来说,AI是通过哪些步骤,实现这种精准检测的呢?
王成露:这就需要提到我们临床常用的“AI皮肤智能分析系统”,它的检测能力远超出普通肉眼和基础皮肤镜。首先,系统会通过多光谱影像采集技术——包括高清白光(观察表层纹理、毛孔)、紫外光(识别潜在色斑、荧光反应)、交叉偏振光(穿透至真皮层,观察血管分布、胶原结构),对皮肤进行“分层扫描”。比如,普通肉眼只能看到脸上已形成的色斑,但AI能检测到真皮层中尚未浮现的“隐性色素团”,甚至能量化色素的面积、深度;针对胶原流失问题,它还能通过算法计算胶原纤维的密度、排列规律,生成直观的“胶原状态报告”。这些数据会自动整合,形成一份包含12-15个维度的皮肤评估报告,相当于给皮肤画了一张“高清地质地图”,哪里有隐患、问题严重程度如何,都能清晰呈现。
主持人:也就是说,AI能帮我们“看透”皮肤深层的潜在问题,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王成露:是的,举个临床常见的例子:很多求美者会说“我最近没晒太阳,但色斑好像越来越重”,用AI检测后发现,其实是真皮层的隐性色素因为激素变化或炎症刺激,正在向表层迁移。如果只针对表层色斑治疗,效果会很短暂,而AI提前捕捉到深层问题,就能帮我们制定“根源阻断+表层改善”的方案。再比如敏感肌人群,AI能通过血管分布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隐性炎症”,避免因误判导致过度的治疗。简单来说,AI让我们从“事后补救”转向了“提前干预”,这是传统检测做不到的。
主持人:既然AI能给出这么详细的报告和建议,那会不会替代医生的作用呢?很多网友可能会有这样的顾虑。
王成露: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答案很明确:AI永远是医生的“专业参谋”,而不是“决策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皮肤问题的诊疗,不仅需要数据支撑,还需要结合“人的整体情况”。比如,AI检测到求美者胶原流失严重,但医生会进一步询问她的作息习惯(是否长期熬夜)、既往治疗史(是否做过光电项目)、过敏史(是否对某些修复成分敏感),甚至是心理预期(希望达到的抗衰效果)。
举个实际案例:一位35岁女性,AI报告显示胶原密度偏低、存在轻度毛细血管扩张,从数据上看适合射频治疗+强脉冲光,但沟通后发现她半年内有备孕计划,而射频治疗后建议间隔3个月再备孕,所以我们最终调整方案,先通过医用修复产品改善皮肤屏障,待备孕结束后再进行光电治疗。这就是医生的“临床决策价值”,AI提供“数据选项”,医生结合个体情况筛选“最优方案”,同时还要考虑治疗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长期效果。
主持人:这么看来,AI科技确实让皮肤抗衰从“经验驱动”升级到了“数据驱动”,而且这种升级是更贴合个人需求的。那最后想请王院长总结一下,AI赋能个性化美肤,最终能给求美者带来什么核心价值呢?
王成露: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是“精准”,通过量化检测找到皮肤问题的根源,避免盲目护肤和无效治疗;第二是“安全”,医生基于数据制定方案,能最大程度降低治疗风险,比如避免对敏感肌过度刺激、对孕妇使用禁忌项目;第三是“高效”,每次治疗后,我们会再次用AI检测对比数据。比如胶原密度是否提升、色斑面积是否减少,用客观数据验证效果,再根据变化调整后续方案,让抗衰效果“看得见、可量化”。
简单来说,我们希望通过AI科技,让每一位求美者都能享受到“科学、安全、高效”的个性化抗衰服务,不只是追求“表面年轻”,更是实现“皮肤健康态的年轻化”。这也是我们作为皮肤医生,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王院长的分享,当AI成为医生的第二双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胶原蛋白的流失曲线,更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时光故事。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王成露: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