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1月5日电 5日,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赛力斯的发展引人注目。梳理其22家基石投资者,不难发现,认购金额最大的是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其投资金额达到21.76亿港元。重庆通过赛力斯这个“样本”,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基金+链主企业+生态培育”的产业升级路径。
为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2023年,重庆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了总规模2000亿元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重点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国企改革、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等领域开展投资,充分发挥基金引导、资本放大功能,推动重庆产业强链、扩链、补链、延链。
据了解,彼时正处于转型迭代关键期的赛力斯与华为牵手,计划推出高端新能源、科技旗舰产品,然而原有工厂的智造水平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投资建造“超级工厂”又力不从心。
于是,一场始于“超级工厂”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累计出资约33亿元,与两江新区共同投资成立了龙盛新能源,打造了赛力斯“超级工厂”。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选择重仓赛力斯,是基于企业技术路线与重庆产业布局的高度契合:赛力斯深度绑定华为,推出问界系列智能电动车,而重庆正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
2024年,约15万辆问界M9在“超级工厂”生产交付,助力赛力斯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并扭亏为盈。随着问界系列的热销,赛力斯带动了重庆本地100余家零部件企业进入华为与赛力斯的供应链体系,随后的厂中厂等创新规划,更吸引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电池巨头追加在渝投资,形成“整车+核心部件+智能系统”的完整产业闭环,实现了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投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生态的初衷。
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港股上市,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作为重要股东方再次支持赛力斯,持续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实现国有资本投资的良性循环,书写城市产业与龙头企业相互淬炼、共同发展的样本。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累计对外投资约214亿元。通过直投赛力斯、阿维塔、千里智驾、芯联微电子等项目,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实现投资放大超7倍。子基金招投效果也逐步显现,2023年整合组建以来,两年累计投资重庆项目39个,带动股权投资金额约320亿元。
不同于简单的资金输血,重庆更注重构建“创新-产业-资本”的良性生态。重庆联合赛力斯、长安汽车等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头部科技企业资源,累计突破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20余项。在人才层面,重庆为高端人才,提供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专项支持。在市场端,重庆率先将问界系列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并推动企业在本地开展智慧出行试点,为产品迭代提供真实场景数据。
重庆的支持紧扣企业发展痛点,既“雪中送炭”又“谋势布局”。目前,重庆已构建起以央企长安、民企赛力斯及千里科技三大总部企业为龙头,上汽、东风、吉利、长城等知名整车企业制造基地为骨干,比亚迪电池、宁德时代、华阳等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