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如何从“城市符号”迈向“千亿产业”?专家建言-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1/14 20:54:47
来源:新华网

重庆小面如何从“城市符号”迈向“千亿产业”?专家建言

字体:
11月14日,2025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大会现场。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1月14日电(李海岚)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60亿元,日均销售超1200万碗,带动近50万人就业……重庆小面已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成长为百亿级特色产业。作为重庆小面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大渡口区锚定重庆小面IP品牌、千亿产业发展目标。

  从“城市符号”迈向“千亿产业”,重庆小面如何突围?11月14日,在2025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针对行业痛点给出一系列产业升级建议。

  “今年前三季度,大渡口区以重庆小面为主导的麦制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61亿元,预计年末达到100亿元,计划到2027年全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会上,大渡口区政府副区长刘理国透露。

  “重庆小面不缺好味道,缺的是叫得响的品牌。”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钟耕认为。从数据上看,重庆小面发展尤为亮眼,但也面临品牌运营意识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链支撑不足、规模效应不足等问题。

  针对产业痛点,专家一致认为,品牌建设是首要突破口,需政府、企业协同发力。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持续强化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特色产业要靠“特”字立足,企业须在差异化、细分化、高端化、品牌化上做文章。

  值得欣慰的是,大渡口区的产业发展实践为行业破局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地建成200亩重庆小面产业园,聚集红九九、金牌干溜等80余个优质项目,形成1家10亿级、3家5亿级、5家亿元级的企业梯队,还构建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重庆小面集体商标注册,培育的“渝面侠”成为重庆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培育名单的公共商标,助力产业跻身国家级“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逸马连锁产业集团高级合伙人、高级副总裁JACKY博士认为,要让小面生意从“小打小闹”做成“规模气候”,连锁化升级是打通堵点的关键。他表示,小面产业已从单店竞争进入产业链生态圈比拼的阶段,必须从“千店一面”升级为“连锁4.0模式”。他建议可从两方面进行探索:一是门店模式创新,推行“堂食+外卖+零售”三栖融合模式,打破线下门店的物理边界;二是场景组合创新,采用“旗舰店+快取店+联名店”的组合形式,旗舰店主打文化体验,快取店适配通勤人群,联名店触达年轻圈层,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作为地方特色美食,重庆小面还需注重文化挖掘与赋能。对此,JACKY博士认为:“美食要走得远,必须把味觉记忆转化为文化记忆。”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升级消费场景,创设“小面生活节”,融合非遗技艺展示、本土音乐演出、潮玩周边等元素,让吃小面成为沉浸式文化体验;另一方面打造IP内容矩阵,开发“辣妹子”“面师傅”等动漫形象,制作小面制作技艺、食材溯源等短视频内容,让小面元素成为社交平台上的传播热点。

  专家同时指出,文化赋能还要贴合消费趋势。钟耕表示,在双碳目标、健康消费、数字技术的三重驱动下,面食产业正迈向“生态协同”阶段,企业可研发杂粮小面、低脂浇头适配健康需求,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