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淬炼+团干赋能 重理工青年骨干以青春之姿赴奋进之约-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7 11:02:15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

青马淬炼+团干赋能 重理工青年骨干以青春之姿赴奋进之约

字体:

  近日,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三十二期团干培训班暨第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正式开班。“政治引领为先、能力提升为要、实践担当为本”,这一贯穿学院团干培养全过程的核心理念,将在此次培训中持续深化落地。当红岩精神的红色基因邂逅化工专业的创新智慧,当理论学习的思想养分融入产教实践的鲜活土壤,化学化工学院正以“青马淬炼+专业赋能”的育人模式,将育人理念转化为青年骨干成长的生动实践。

  团校培训现场。

  “团干培训班与‘青马工程’是淬炼青年骨干的‘大熔炉’,更是引领青年成长的‘导航标’。”主持人在开班致辞中精准定位培训价值,她表示学院将依托重庆红岩精神发源地的红色资源与化工学科特色,把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让学员在学思践悟中把稳思想之舵、练就过硬本领。

  开班现场,团校相关负责人宣读班委名单与培训方案,将育人理念细化为可执行、可落地的培养路径。该方案构建起“理论铸魂立根基、实践淬炼长本领、朋辈领航聚合力”的核心培养体系,为化工青年骨干量身订制了“政治过硬、专业扎实、担当有为”的成长蓝图。

 理论铸魂: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根基,传统课堂与实景研学双升级

  “青年骨干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红岩精神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学院始终将理论武装作为团干培养的首要任务,而课堂讲授的理论学习形式,正是过往团校培训中夯实学员思想基础的经典模式,已帮助数届团干筑牢政治信念。

  学院党委书记杨元晔讲授理论第一课。

  本次培训在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构建起“课堂讲授+实景研学”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开班第一课上,学院党委书记杨元晔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题授课,结合学院与《挺进报》旧址纪念馆共建课程思政基地的实践,串联起红岩志士与当代化工学子的精神传承。接下来,培训还带领学员走进白公馆、渣滓洞等红岩基地开展实景研学,让理论学习从“被动听”转向“主动讲”,从“课堂学”延伸到“现场悟”。

  实践淬炼:专业特色赋能担当精神,品牌实践与产业对接相融合

  “化工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团干培养必须扎根实践土壤,在服务基层、对接产业中锤炼本领。”学院将打破传统培训模式,将实践环节与学科特色、社会需求深度绑定,设计“产教融合、基层服务、校史传承”三大实践模块,让担当精神在实践中具象化。

  在产教融合模块,学员将走进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四川宇伦环保等校企合作基地,跟随专业教师调研新能源材料研发、环保技术应用等产业前沿,在车间一线感悟“化工强国”的使命;在基层服务模块,学院延续“基层实践课”传统,组织学员赴巴南区木洞镇、南泉街道开展环保知识宣讲、农产品推广等志愿服务,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在校史探寻模块,结合学校兵工基因,开展“兵工精神中的青年担当”主题实践,通过寻访校史中的奋斗故事,传承“爱国奉献、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此外,与学院“行走的大思政课”品牌相呼应的农场开荒、志愿服务等实践环节也将同步开展,让学员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在服务中体会价值。

  朋辈领航:榜样力量构建成长链条,经验传承与比拼交流共促进

  “身边榜样最有说服力”,邀请优秀学生骨干分享经验是学院团校培训的传统特色,通过“骨干带新秀”的模式,让团务工作方法与成长心得在朋辈间有效传递,帮助新学员快速适应角色。

  本次培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朋辈引领形式,除邀请教师及“优秀学生干部”“志愿服务标兵”分享团务工作方法与成长经验外,还将延续学院“晾晒比评”传统,设置精品团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比拼环节,让学员在交流切磋中提升能力,在良性竞争中共同进步,营造“比学赶超、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构建起“榜样示范—经验传承—实践比拼—共同成长”的完整成长链条。

  据悉,本次培训采用“多元化课程+沉浸式实践+全过程考核”模式,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格局,打造一支“讲政治、懂专业、善服务、敢担当”的青年骨干队伍。学员代表罗美博在发言中承诺:“将以红岩精神为指引,以榜样力量为动力,做理论的传播者、实践的先行者、创新的开拓者,用化工青年的青春担当诠释使命价值。”这一承诺,正是全体学员的共同心声,更是学院团干培养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国晓璇)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