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我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90万亩,力争打造一批万亩级、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生产区。 [详细]
“叮咚、叮咚……”电脑提示声音接连响起,李红燕歇不下来,不停地回复着网络另一端客户的咨询。
眼下正值蜡梅盛开的季节,在“中国蜡梅之乡”北碚区静观镇,花农们正忙着剪切、捆扎鲜切花,并按照不同规格打包装箱。
后坪乡曾是武隆最偏远落后的乡镇,被列入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这里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传承非遗文化,边远小镇蝶变为脱贫致富的活力小镇。
春节临近,不少留在重庆就地过年的群众陆续开始储备年货。除了各大商圈购销两旺外,位于北滨路的中国西部消费扶贫中心也热闹非凡。
近日,中国唯一的黄连专业市场——石柱黄水镇热闹不已,全国各地的商贩争相选购黄连,将每日上市量约80吨的黄连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
双龙镇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后,通过志智双扶、能人带动、外来干部帮扶三股外力,目前,全镇1803户、665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截至目前,城口县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于2020年2月22日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4日,大足团区委联合大足区万古镇团委,在万古镇开展以“美丽大足有我,青春志愿先行”为主题的“河小青”“洁小青”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梁平全区共有6条主要河流、78座湖库星罗棋布、80万亩稻田湿地,丰富的资源让梁平拥有现代田园城市风貌,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1日下午,城口县鸡鸣乡电商范天喜把刚从祝罗村收购回来的荞麦分装、包装,准备马上发快递。可在3年前才开张时,他的店并不被亲友看好。
时下,正是大黄收获的好时节。近日,在奉节县五马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有的忙着收割药材、有的忙着挖药材、有的晾晒扎捆,忙得不亦乐乎。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调动900多名干部驻村扶贫、4000多名机关干部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形成攻坚拔寨的磅礴力量。
在脱贫攻坚中,白羊镇积极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柠檬产业, “万州柠檬”品牌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8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作为主城都市区南向重要战略支点城市,綦江区近年来大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政策、工作等有效衔接,探索了新路、取得了实效。
目前,石柱累计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62个;黄连、莼菜、辣椒先后被认定为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
“十三五”时期,荣昌区围绕成渝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国家畜牧科技城等建设目标,积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
近年来,綦江区打通镇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凝心聚力绘就全面小康幸福底色。
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茶山书院”的外墙上,张贴着贫困户的一张张笑脸照片,当地人把它叫做“笑脸墙”。
51岁的张福林从小在江边长大,当了30多年的渔民。但在6年前,他毅然决定转产上岸,在马渡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上了W·默科特杂柑。
19日,记者从市供销合作社了解到,近年来,市供销合作社以“三社”融合发展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
近年来,涪陵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治,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整治,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使“巴掌田”变宜耕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1月19日,巫溪县天星乡江池村3组,村民李定虎打开水龙头,清清亮亮的自来水“哗哗”地流进盆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丰都的农业农村工作怎么干?”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18日,采访了重庆市丰都县农业农村委主任唐代贤。
18日,市林业局副局长王声斌介绍,重庆拟从今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以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综合效益提升为主完成营造林315万亩。
近日,荣昌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蒋胜把“隔壁”四川省内江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请到荣昌,一起商量“养猪大计”,共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近日,在长寿区双龙镇红岩村楚国农业养猪场内,一座新的养猪场已经完成初步建设,在铺好的水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修建母猪保育室和限位栏。
近日,重庆江津蔡家镇清溪湖沿岸26个三格式化粪池投入使用,标志着清溪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部完成。
图为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青年委员会委员,彭水县农业农村委主任苏光华。(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彭水一直将饮水工程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完善供水设施、提高供水水质等,让辖区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近日,在荣昌区昌州街道的琪金集团琪泰公司厂区,企业负责人将一包包新鲜猪肉、腊肉、香肠等年货,送到了当地的17名低保户手中。
云阳县泥溪镇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当地大批村民通过发展柑橘、香菇种植业实现了脱贫增收目标。
据悉,自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丰都坚持“大龙头带大产业促大扶贫”的工作思路,培育引进一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全市畜禽产业基地”。
近日,渝中区在石灰石菜市场试点果蔬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让果蔬垃圾就地转化为有机肥料。
目前,秀山县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面积95万亩,年出栏畜禽1100万头(只),产业扶贫基地6774个,数量全市第一。
近日,铜梁区南城街道桐子社区,2位身穿印有“服务三农,铜梁供销”字样马甲的工作人员驾驶四轮车,将日常生活用品送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位,否则将“有形无神”。怎样把文化种到村民“门口”、游客心里?荣昌区通安村,做出了探索和实践。
水是生命之源,吃上放心水,是民之所盼。目前,城厢镇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95%,彻底解决全镇16个村(社区)2.5万人吃水问题。
近日,走进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路边的花草簇拥而开,路上看不到白色垃圾,村民衣服晾晒整齐,邻里间、家庭中和乐融融。
清扫保洁、修剪花木、保安队治安巡逻……在南岸南山街道放牛村,这些以往只有城市商业小区才有的物业服务,已经成了村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