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搭建更多普特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破解融合教育师资薄弱瓶颈;变革学生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传统融合模式,把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引进到特殊学校,创建双向的普特融合模式。推进活动融合,创新活动类别,充实融合教育内涵;开发普特兼容的校本课程,拓宽特殊课程门类,夯实融合教育基石;合理利用周边环境,加强与环境的融合,提高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完善支持保障体系,优化融合教育资源配置,让普特融合不再是形式上的混合,而是真正的融入、合作、共进。
特殊教育的融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实施多方联动,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融合教育网络。首先,建议增设家教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开设生活指导、社会适应、定向行走等课程,全面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其次,还要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制定联系机制,增强家校联系;再次,要开展社会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了解社会,打开认识社会的窗口;最后,还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开辟特色励志教育基地,让他们更好地接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