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ortrait

城市资本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箩,蒸一锅”曾是北碚歇马街道虎头村这个山旮旯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虎头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起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过十年的发展,村民的年平均收入翻了3倍,达到15000元。
精彩观点
1
王久元
引入社会资本  流转土地1500亩规模发展
引入社会资本 流转土地1500亩规模发展
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支部书记王久元称,以前虎头村是一穷二白,当时全村老百姓几乎全部选择外出务工,加之整个村落面貌比较凄凉,荒无人烟,村民也不想入股,当时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在这个前提下,只有去找社会人士来投资。
以京冀农业有限公司老板张传轩为代表的城市投资者进山后,不仅带来了资金,促进土地流转,还带来了技术与市场,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张传轩现在也是虎头村林果园的负责人,他介绍,他所在的企业2011年年底到虎头村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截止目前,整个企业流转了土地1500亩左右,建成有机生产园50亩,葡萄园约80亩,李子园、蓝莓园还有猕猴桃园分别有100亩左右,另外还有绿化苗木园300亩,水体等总共有150亩左右。
2
张传轩
打造现代化农业园 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打造现代化农业园 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张传轩介绍,现在林果园有机栽培主要是基质栽培,用进口椰糠代替土壤作为基质生产。另外林果园还专门做了一套自动灌溉系统,它可以用来灌溉水,还有用排风扇排风,来达到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和含水量等一系列的问题。
村里有了现代化农业发展,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回乡当起了“绿领”。根据不同岗位,他们的工资在40元-120元/天不等。现代农业园丰富的采摘体验还带来了休闲、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需求。村民纷纷开办农家乐分流客源,目前虎头村兴办改造了12家农家乐。
3
汪中红
农民成‘绿领’ 人均年收入突破15000元
农民成‘绿领’ 人均年收入突破15000元
虎头村农家乐老板汪中红开办农家乐接近十年,原来只能放一张桌子的餐厅现在扩大了,餐具等用品也丰富了很多,房屋整体面积相比以前大了不少,现在可以容得下团队几十人的消费活动。他说,原来每一年的收入可能在几千上万,这几年好了很多,一年下来最多能达到二十几万。
从选择外出务工到在家门口就业,从农民“变身”产业化工人和自主经营主,虎头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6年的3521元,涨到了2017年的1.5万元。
4
王久元
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 游客量上百万旅游收入达七百万元
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 游客量上百万旅游收入达七百万元
看到林果园的带动作用后,虎头村支部书记王久元又引进九园桑树合作社,建起桑果园;引进树壮农业有限公司,建起花苗圃园。目前,虎头村共有7家城市投资者,在山上建起了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园。
王久元介绍,通过这几年发展,虎头村的游客每年都在递增,特别是农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之后,来虎头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2014年全村的旅游人次只有几千上万人,现在虎头村的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100万人次,旅游的收入达到了七八百万元。
虎头村还号召全体村民参与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村庄,通过村企共建公共基础设施,完成了村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社、农资超市、车行道等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