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川渝毗邻地区具备四大发展优势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毗邻地区需找准比较优势,加快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精彩观点
1

川渝毗邻地区具备四大发展优势

川渝毗邻地区具备四大发展优势
川渝毗邻地区具备四方面的发展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佳、空间成长潜力大、交通区位环境优、劳动力人口红利大。具体而言,川渝地区不仅拥有世界级的天然气资源,还拥有开阔的区域面积与较低的开发力度。毗邻地区的面积近八万平方公里。大多数地方的开发强度都比较低,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该地区的地形与重庆山区地形不同,以盆中的丘区为主,开发、建设成本相对来较低,生态承载力相对较强。
未来川渝毗邻地区的交通建设会比现在更上一个大的台阶——铁公水密布,服务成渝两个大都市圈,推动两圈融合形成一圈,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吸引劳动人口回流,对当地的发展又会形成强劲的动力。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能只盯着自己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能只盯着自己发展
充分发挥成渝发展主轴重要支点的先导作用和引领效应,以点连轴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使命。成渝地区发展新的动力源需要从制度变革、科技创新与开放体系三个方面下苦功。
在制度变革上,需要探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机制。在遂潼一体化的竞争中,我们看到遂宁和潼南都发挥了各自的交通区位优势,把物流产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差异化的协同推进?我们需要从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领域好好思考。具体来说,两地都拥有许多物流园区,需要打破行政界限,让物流信息互通,让上下游的企业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发展,形成一种高效协作的物流体系。
此外,科技创新也能对周边区域形成迅速的辐射带动作用。虽然川渝毗邻地区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与良好的产业基础,但精细化的天然气产业在整个化工产业中,占的份额较小。我们要避免过去的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形成协同共进的格局,就必然需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这方面,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可期,但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发展,要体现动力源的作用,还要考量怎样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好支点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好示范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好带动作用。
1

“中间塌陷”现象是区域经济演化的基本规律

“中间塌陷”现象是区域经济演化的基本规律
双城经济圈发展持续向好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城市发展格局的“中间塌陷”便是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
面对上述现象,既需要从经济发展规律的眼光来观察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必然的、普遍的现象,又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找准比较优势,加快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先发展的要素在一个空间点上集聚,集聚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扩散。从成渝地区来看,成渝毗邻地区离重庆与成都这两个中心城区相对距离较远,因此会暂时出现毗邻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
在推进毗邻地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和开放,要把这些基本的动力植入毗邻地区,给毗邻地区插上翅膀。这样毗邻地区下一步才能迎头赶上,才能更好地接受我们两个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